经过 1921到 1924年国内战争的漫长岁月,作家法捷耶夫酝酿成熟了关于长篇小说《毁灭》的主题:
“在内战中进行着人材的精选,一切敌对的都被革命扫荡掉,一切不能从事真正的革命斗争的、偶然落到革命阵营里的都被淘汰掉,而一切从真正的革命根基里、从千百万人民大众中间站起来的都在这次斗争中受到锻炼,并且不断壮大和发展。人的最巨大的改造正在进行着。”
和这个主题相应的故事情节也已构思成功:共产党员莱奋生率领一支仅有 150人组成的游击队,同凶恶的日本干涉军和白匪高尔察克展开了浴血的奋战。但是由于敌强我弱、寡不敌众,队伍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在这面临全军毁灭的紧急关头,莱奋生与幸存下来的 19名红军战士临危不惧,继续战斗,终于杀出了重围。
在法捷耶夫看来,这个严酷的斗争过程,也就是人材精选的过程。
1925年,在酝酿构思之后不久,作家便开始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写作。小说里的主人公莱奋生、木罗士加和美谛克等一系列人物的形象,随着情节的发展陆续出现在作家的笔下……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美谛克的形象是在小说的第二章里开始出现的。他怀着浪漫主义的幻想参加了游击队,目的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满足自己渴望丰功伟绩的虚荣心。他把出身于人民大众的游击队员的粗野看成是巨大的缺点,而把自己看得比他们不知高尚多少倍;但是一旦遇到艰苦的环境,他那种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害怕艰苦的毛病就完全暴露出来了。他的利己主义使得他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和自己的救命恩人木罗士加的妻子也勾勾搭搭……
情节在一章一章地发展下去,美谛克的形象在自己的道路上发展着。在开始的构思里,他的结局应当是自杀。但是形象发展到最后时,法捷耶夫逐渐地认识到:这个人物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是不能而且也是不应该自杀的。法捷耶夫想:一个高度自私的利己主义者,在紧急的关头为了保存自己甚至不惜断送在炮火中曾经救过自己的同志,这样的人怎么肯于去自杀呢?如果把这种人的结局写成是自杀,也就美化了这种人,这是不应该的!
想到这里,作家的笔锋一转,美谛克的结局便由“自杀”变成了“叛变”:
他机械地拨出手枪,怀着踌躇和恐怖的心情对它望了好一会。但是他知道,他是决不会,也决不可能自杀的,因为他在世界上最爱的毕竟还是他自己——自己的白皙而肮脏的、无力的手,自己的唉声叹气的声音,自己的苦恼和自己的行为——甚至是最丑恶的行为。他带着一副鬼头鬼脑、做贼心虚的样子,刚闻到枪油的气味就吓得发软,但他极力装出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赶快把手枪藏进衣袋。
由“自杀”的结局改为“叛变”的结局,无情地揭露了这个利己主义者形象的丑恶灵魂。他不配“自杀”,“叛变”才是他性格发展的逻辑。
法捷耶夫在创作过程中改变了这个人物的原来的构思,是他在创作过程中提高了认识的结果。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有着自己的发展逻辑,现实中的人物性格有着自己合乎规律的成长过程,作家的构思如果符合了生活和人物的发展逻辑,写起来就会很顺利;如果不符合生活和人物的发展逻辑,写起来就会感到不顺手。这时如果作家的认识提高了,就一定会按照生活和人物的发展逻辑改变原来的构思,使写出的作品更符合生活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