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绍云果然没有让刘国钧失望,在他的指导下,棉纱质量很快就达到标准。工人的操作水平也提高了,产量不断上升,生产走上了正轨,第一年就盈利10万余银元;第二年又大获厚利,除了发放股息、红利外,还净余50为银元。股东们一致同意将这些钱全部作为投资,公司的资本猛增到100万银元!
刘国钧从经营"广益"的时候起,就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他常说:"既懂经营管理,又懂技术,是一等人才;懂管理不懂技术,是二等人才;懂技术不懂管理,是三等人才。"并且以此为标准,量才录用。因此,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随着"大成"的发展,厂里招收了大批青年员工,分别加以培训。其中稍有文化的女青年千余名,开办养成工班,培养挡车工;小学毕业生百余名,开办艺徒班,培养机工;初中文化的青年四五十人,开办练习生班,培养初级管理人员。所有的学员全部是考试录取,不徇私情。学员一律住在厂里,白天跟班实习,晚上读书,学习纺织、数学、绘图、外语、语文、算术、机械维修等知识。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厂里的骨干。刘国钧还规定,练习生班可以自由报考,优秀的毕业生可以由厂里保送出国留学,因此有效地调动了广大青年学文化、钻技术的劲头。刘国钧虽花费了不少投资,但工人提高技术为工厂所带来的收益,是难以统计的。当时人们都赞叹刘国钧有远见。
为了集中精力发展大成,1932年刘国钧向股东大会提出,把自己独立经营的"广益"和"大成"合并,免得自己再心挂两头。"广益"是刘国钧的"聚宝盆",每年至少有几万元的净利润,刘国钧肯这样做,股东们当然非常高兴。这样,"大成"共拥有纱锭2万余枚,线锭近5000枚,布机640台,染整设备齐全,资本140万元,职工达2500人,年产值450多万元。一个年年亏损的企业,到刘国钧手中,短短3年中,就发生了这样神奇的变化!刘国钧常常以这样一句话鞭策自己:"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他就是以这样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断追求更新更高的目标。到1936年,大成公司的资本增加到了400万银元。刘国钧在事业上的兴旺发达,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的重视,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曾赞叹道:"像大成这样,8年增长8倍的速度,在民族工商业中实在是一个罕见的奇迹!"他认为,如果不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发生,大成公司完全可以发展成与日本纺织业相抗衡的强大对手。
刘国钧办工厂的诀窍,是著名的"三个一点点":"质量好一点点,成本低一点点,价格高一点点。"他在点点滴滴上下功夫,绝不放过经营管理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他十分重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将日本纺织业作为自己赶超的对象。1932年和1934年,他两次去日本考察,甚至像当初在上海怡和纱厂那样,亲自偷学丝绒和灯芯绒的生产窍门,终于开创了民族资本工业中成功生产丝绒和灯芯绒的先例。同时,他也十分注意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他深知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所以坚决废除了传统的封建工头制度,聘请专家管理工厂,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他定期召开管理会议,每次都请各厂厂长和工程师参加,鼓励大家反映问题,发表意见,集思广益,使整个公司的工作能很好地协调起来。
刘国钧在他作的厂歌中写道:"提倡国货,对外竞争,出品力求精,成本力求低,挽回权利,富国利民。"在对工人工作严格要求的同时,刘国钧也能关心工人的福利。大成公司不但工资比同行要高一些,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工人的生活,培养工人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的思想。他建造职工宿舍,办起职工食堂、商店、保健站、小学,工人看病免费,职工子女上学可以领到补贴;厂里还举办青年集体婚礼,甚至购地建公墓,建造"功德堂",为亡故职工举行追悼会,将对企业有功者的骨灰送入功德堂,立碑纪念;每逢年节,刘国钧都要宴请职工,并挨桌给大家敬酒……在当时的企业中,像这样对职工的生老病死都给予关心的,确是凤毛麟角!刘国钧常对工人说:"我们厂就是个社会,进了厂就要安心在厂里,吃在厂里,住在厂里,生活在厂里,老在厂里,安葬在厂里。"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所以当时的大成公司,对工人确实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