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精明强于的刘国钧决意独资办厂。他购买了80台布机,自己任经理,让母亲管理摇纱,让妻子管理布机兼烧饭,一家人齐上阵,办起了"广益布厂"。虽然设备落后,资本微薄,但他狠抓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努力提高工人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第一年就盈利3000银元。到1923年,他凭广益布厂积累的利润,创办了广益二厂。它是当时常州最大的染织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使我国的民族工商业再次面临严峻的局面。为了确保广益厂的生存和发展,刘国钧一面努力学习国内外同行的经验,一面加强对国内外市场行情的了解,以决定工厂的经营方向。1924年,刘国钧和友人一起,专程到日本考察,研究日本发展工商业的经验。他发现,日本工厂的优势在于成本低,而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科学管理和精简工序。回国后,刘国钧综合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果断地决定改变"广益"的生产方向,由原来生产斜纹布和白平布,改为生产蓝布、绒布、贡呢、哔叽等色布,避开与其它厂的重复。与此同时,他又大力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旧设备,采用先进工艺,减少工序,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了利润。"广益"生产的各种布,在南京举办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上一举夺得优等奖,使一些资金雄厚的纺织厂也不得不佩服。刘国钧所采用的产品商标也很有意思,一个叫"蝶球",图案是大小蝴蝶飞舞在地球之上,寓意是"无敌于天下",因为上海话"蝴蝶"与"无敌"发音相近;另一个叫"征东",图案上薛仁贵横刀立马,寓意是"征服东洋货",显示了刘国钧要同洋货一比高低的志向。这两种商品的质量都很好,不仅在国内市场站住了脚,而且还销往国外。
刘国钧的广益厂蒸蒸日上,赶走了刘国钧的大纶厂却江河日下,几年来连续亏损。负责人丧失信心,不得不出卖产权。
刘国钧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经过谈判,大纶的出让价商定为40万银元。当时大给的股东,都想早点摆脱这个倒霉的厂,见有人肯出钱接收,纷纷要把股本提走。可是刘国钧一个人也拿不出这样一笔巨款,他先在大纶的原股东中做工作,使一些赔了钱不甘心的股东,决心同刘国钧一起再搏一搏,没有退股;接着又招募到一批新股东。这样他成功地接下了这个厂,改名为大成织染股份有限公司,刘国钧自任经理。
可是这个半死不活的厂,资金缺乏,机器残旧,一时难以投入生产。刘国钧想,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把事情做好,没有好的设备是不行的。所以他以工厂地皮作抵押,向上海银行贷款40万银元,大刀阔斧地整修设备。该修的修,该换的换,该拆的拆,半年时间用去了20万。股东们纷纷议论,认为开销这样大,将来收不回,岂不是大家又要赔钱?有的人就来对刘国钧的办厂方针进行干涉。刘国钧信心十足地对股东们说:"诸位不必担心,资金不够,可以从我的广益厂周转。谁害怕投资亏损,可以不算入股,算存款在大成,到时候本息照付,决不赖账!"股东们见刘国钧这样有把握,又想到他经营广益厂确实有一套,才算放了心。
有了好设备,还要有好的操作人员。过去大纶厂亏损严重,就是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大成开工以后,又出现了棉纱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刘国钧非常焦急,日夜在车间里摸情况,却找不到改进的办法。于是,他不惜重金,礼聘国内著名的纺织专家陆绍云工程师进厂。他将陆绍云的年薪定为5000银元。而当时一担米才值三四元,等于陆绍云每天能拿到好几担米,有人觉得付的代价太高了。刘国钧却说:"我宁可以100元的月薪用一个能人,也不愿以25元的月薪用4个庸人。像陆总这样的专家,一个人就抵得上我们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