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静静地听:“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吾与子之所共适。”何等的超然,何等的空灵,这是一种难以被击垮的人生,所谓无欲则刚,此之谓也。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悲壮而豪迈,饱含着对世俗的绝不苟同。易安居士虽属女流,原来也有满腔的男儿气概。雄词一出,让多少峨冠博带颜色顿失!令人遥想起“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虽所言各异,但在心性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再看看那位“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李白。纵情诗酒,放任喜怒,四海逍遥,随遇而安。这又是一种令人不禁要为之击节喝彩的人生境界。
……
如果一直这样罗列下去,我们可以拚凑成一部展现各类人生的卷帙浩繁的专著。其实,我们对某类价值的认同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将有一个怎样的人生。从来就没有什么唯一的价值。也许,在中世纪黑暗的欧洲,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中的中国,我们看到了很多仿佛出自同相同模式的生命历程,它们看上去是那么的相似,具有相同的欢乐,相同的磨难,甚至相同的最终结局,但是,当我们近距离地去个别观照它们的时候,仍然会发现它们其实有着多么不同的内涵。
现代社会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刻意地强调统一,强调和谐。在这个强有力的同一化要求下,我们有了现代化的大型工业,规范化的连锁商业和服务,风格一致的住宅群落,完美和谐的交响乐演奏,包装雷同的电视剧,运做相同的各种娱乐。不错,我们的确从这些当中得到了很多幸福,但换一个角度看,所有这些,实际上已经左右了我们的幸福观,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代替我们自己的心灵做了很多价值的界定。这真是一出臆想不到的悲剧!也是一种对人类精神的无耻谮越!使我们逐渐地变得浅薄,虚伪,俗不可耐。这就象是一个通过我们举手表决的结果建造起来的花园,当我们都对这个据信满载着幸福的花园趋之若婺的时候,我们就把它践踏得不成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