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旁观,很觉有趣。他回头发现汤若望站在一边,便小声问:玛法怎么不过去看看?""皇上,你知道我对中国书画实在是不通的。"福临灵机一动,象孩子那样对玛法挤挤眼,好象串通他跟自己一起恶作剧似的,退到书屋正中案边,拔出青玉九龙笔架上的紫毫,在满雕梅鹊闹春图案的端砚中舔足了墨,抚平案上的雪浪纸,小声说:"玛法,我画个人儿给你看!"不多时,汤若望的大声赞叹把众人吸引过来:"皇上,这太妙了!无处相象又无处不象。这,大约是中国画的魅力吧?
诀窍是什么呢?"
福临笑而不答,把那张画出示众人。
"哦!王学士!"众人惊呼一声。画上果然是王熙:象所有的写意一样,笔墨淋漓,衣纹线条都很粗略,而姿态风度却维妙维肖,面部画得较为细致,须眉毕肖,呼之欲出。大家看看画像,再看看王熙,都忍俊不禁,也忍不住地赞美皇上的画工。
王熙伏拜于地,乞皇上将此画赐予。福临笑道:"不行,不行,画人非朕所长,还是山水画更有意趣。"他重又提笔,略一寻思,运腕急写。笔下林峦深密,水明石秀,神清意远,潇洒疏阔,寥寥数笔,一幅清淡爽朗的水墨山水便呈现在众人眼前了。众人纷纷赞叹:"皇上此画,真得宋元画之三昧!"金之俊捋须而笑。
"皇上以武功定天下,万机之余,游艺翰墨,真升平盛世之佳话!"傅以渐也感慨不已。
福临看定王崇简,说:"崇简精于字画,你看如何?"王崇简连忙躬身答道:"陛下胸中丘壑,有荆、关、倪、黄辈所不到者,自是得之天授,非凡人所及啊……"福临拿这张画递给王崇简,笑道:"那么,这一小幅就赐你留念吧!"事出意外,王崇简愣了半天,才跪上去双手接过,连连叩谢。福临又掉头对王熙说:"你年轻,在朝中供职还长着呢,所以赐父不赐子。"王熙红着脸含泪跪下谢恩,众人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众卿所观书画确系真迹吗!"
大臣们纷纷夸赞皇上的珍品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确系真迹。福临命内侍又拿出数幅书草,请众人观赏。金之俊看罢脸色忽变,汤若望仍是不懂行,其他人则盛赞笔力遒劲圆活,是难得的佳书。
福临道:"正是呢,朕也以为此字之佳,十分难得……这是崇祯帝的手笔啊!……"一片寂静中,他拿过一幅,小心地亲手展开,凝神注目,好半天,才无限感慨地说:"如此明君,身婴巨祸,使人不觉酸楚耳!……"王崇简心头一热,顿觉鼻子发酸,眼角湿润。那边金之俊也低下了白发苍苍的头。
傅以渐道:"所以本朝为故明报君父之仇,不愧仁义之师。"伊桑阿道:"正是。大清抚定燕京,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明之遗老至今不肯出仕,实在不智之至。"福临笑道:"今日以诗酒相酬,那些旧话就不必提了。来,上灯!"内侍们络绎不绝,点烛上灯,请他们到随安室用酒膳。福临领先,众人亦步亦趋,出了桐荫书屋。但见院中梅树老枝壮干上,都悬了彩灯,时近黄昏,花开更盛,梅花灯火相映照,愈显精神。阵阵梅香袭来,使众人都有些沉醉了。随安室门大开,数桌丰盛的酒膳已经摆齐。福临笑道:"今日灯下持酒赏梅,众卿必得佳句。无诗无词者罚三大杯!"大臣们都笑了。汤若望躬身奏道:"请皇上宽恕,今日是教中斋戒日,实在不敢饮宴。""哦,怪朕疏忽了。来,拿扇子。"福临接过内侍呈上的一把他亲手绘画、并印有广运之御宝的折扇,递给汤若望说:"玛法,这扇赐给你,请你提前回去吧!"大臣们看着这把扇子啧啧称羡,汤若望虽然谢了恩,对扇画毕竟说不出个名堂来,将它收在怀中,向皇上和众人告辞,随着护送他的侍卫出门去了。
伊桑阿笑道:"汤玛法大约是怕做诗,借故逃席吧。"李霨也笑道:"那把扇子出自皇上手笔,万金不换的奇宝,汤玛法怕是一点不懂哩。"福临点头笑着叹息道:"汤玛法忠心耿耿,精于天文算学,笃于天主之教,品德高贵,有"圣人"之称,是我朝难得的客卿。可惜不生在东土,对中国实在所知太浅了!……"王崇简和王熙借此机会向皇上跪叩下去,说道:"臣父子早朝失仪,实在罪该万死,乞皇上饶耍"福临看看王崇简父子,再看看众人,笑着缓缓说道:"何须如此。身为明臣而不思明者,必非忠臣!朕岂不明此理?"皇上的话,大出众人意外,不仅王崇简父子汪然出涕,其他大臣也都跪下了。
"众卿这是怎么了?"福临连忙伸手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