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译文】
事物道理因为他人言语而领悟的人,有所领悟依然有些迷惑,总是比不上自己领悟那样清楚明白;意境兴致随从外界情境而得到的人,有所得到依然有些失却,总是比不上自有心得那样安闲快乐。
【注解】
事理:事物的道理。《管子版法解》:“慎观终始,审察事理。”
人言:别人的评议。《左传昭公四年》:“礼义不愆,何恤於人言。”了了:心里明白,清清楚楚,通达。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明明金鹊镜,了了玉臺前。”
意兴:犹意境。唐康骈《剧谈录广谪仙怨词》:“长卿之词甚是才丽,与本事意兴不同。”兴致。《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生见其三回五转,意兴已倦。”
外境:指外界事物。《史记乐书》“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唐张守节正义:“物者,外境也。外有善恶来触於心,则应触而动,故云物使之然也。”
自得:自己有心得体会。《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休休:形容宽容;气魄大。语本《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后因以“休休有容”形容君子宽容而有气量。此处作安闲,安乐解。《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注015】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卷一集醒》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