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译文】
土地秽杂的地方大多能生长植物;流水清澈的河流常常不会有鱼虾。所以有道德的人应该存有包含垢误容纳污蔑的度量,不可秉持喜好高洁独自行事的操守。
【注解】
秽 动:本义荒废,长满野草。《说文》:“秽,芜也。从草,岁声。字亦作秽。” 秽 形,杂乱。柳宗元《永州八记》:“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肮脏,污浊。《玉篇》:“秽,不净也。”《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
水清无鱼: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含垢纳污:垢:耻辱;污:污蔑。容忍耻辱和污蔑。指气度大,能包容一切。《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垢误,谓蒙耻受害。《后汉书刘虞传》:“诸君各据州郡,宜共勠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
好洁独行:好洁,爱清洁,常指嗜洁成癖。《宋书庾炳之传》:“性好洁,士大夫造之者,去未出户,輒令人拭席洗牀。”《新书道术篇》中有“厚志隐行谓之洁。”比喻高洁的操行。独行,一人行路;独自行走。见二六九【注解】
【评语】
一个心地e纯真、修养很高的人往往容易有缺乏容人雅量的不足,因为自己道德自律严,便由己及人。常言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可见一个人如果太孤芳自赏不但交不到朋友,就连任何事业也很难有所成就,因为他已经陷入孤立无援状态。世间并无绝对的真理,而且正邪善恶交错,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不相联系的。所以我们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必须有清浊并容的雅量。一个人要想创造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宏的气度,俗话所说,“宰相肚里能行船”就是指明这种道理。能容天下的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所以凡是一个能创大事业的人一定有容忍人的度量,史搢臣就曾说:“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近后颇觉心胃开阔,眉目清扬。正如人吃橄榄,当下不无酸涩,然回味时满口清凉。”实际上容忍小人虽然在实际上很难做到,如果我们能有顾恺[kǎi]之“倒吃甘蔗,渐入佳境”的人生观,自然就会有“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胸襟了。也为了事业上的成功,为了照顾大局,应该说谦让是美德,容人同样为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