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阙党(1)童子将命(2)。或问之曰:“益(3)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4)也,见其与先生并行(5)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6)者也。” (《论语宪问第十四》)
【注释】
(1)阙党:即阙里,为孔子当时家乡居住的邻里。
(2)将命:奉命、传命。这里指替主客传话。
(3)益:求上进。
(4)居于位:与长者同坐。按礼:应隅[yú]坐(坐在一边),不宜同坐。但童子隅坐无位,成人才有位。
(5)与先生并行:先生,长辈。按礼:应随行,不宜并行。
(6)速成:急于求成。
【语译】
阙里有个童子,奉命给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和长者一同坐在成人的位子上,又看见他和长辈并行。他不是个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研析】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是说古人学习是为了修养好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显示给人看。二者学习的基点不同,一个是道德修养;一个是求取功利。因此古之学者淡泊名利,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今之学者仁义不修,急于求成,悖礼忘义。在当今的社会,这个古今对照更是明显。做人处事、洒扫应对的基本礼节,长幼有序、敬老尊贤的人伦传统,如果从小就不好好学习,以后长大怎么会有道德修养?怎能不功利忘本?哪里能称得上有希望、有未来的孩子呢?
【延伸思考】
1、现在有礼貌的小孩越来越少了,许多小孩空有表面的礼貌形式,却不懂人伦道德。应如何抵挡社会功利忘本的潮流,教小孩人伦道德和礼节?
2、古人懂得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有效的教学必须是:学习者主动要学习,而教学者要把握住原则,判断情况是可教或不可教,例如:有道德修养则“孺子可教”,“欲速成者”则教也是白教。你认为孔子他会怎么教这“欲速成”的童子呢?
【历史故事】
孺子可教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战国时韩国人。在秦国灭了韩国后,张良就想用全部家产寻找谋刺秦王的勇士,为韩国报仇,甚至他的弟弟死了都不厚葬。这是因为从张良的祖父到父亲,都当宰相,共辅佐过五个韩国国君。
后来,张良找到一个大力士,制作了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铁椎。秦始皇到东方出游时,张良和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这地方,想伺机突击秦始皇,但误击侍从的车。秦始皇十分震怒,在全国各地严密地搜捕刺客。于是张良就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
一天,张良悠闲地在下邳桥上散步,有一位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人,走到张良面前,竟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他看着张良并说︰“小子,到桥下把鞋捡上来!”张良很惊讶,就想打他。但见他年纪大,就勉强隐忍下来,走到桥下捡鞋。鞋捡上来,老人说︰“给我穿上鞋!”张良既然已帮他把鞋捡上来了,也就跪着替他穿上鞋。老人伸出脚穿上鞋,笑着离开。张良非常惊讶,目送老人离去。老人离开了约一里远,又返回来,说︰“你真是孺子可教啊!五天后天刚亮时,来这里和我见面。”张良因此而觉得事情奇怪,就跪下来回答说︰“嗯”。
五天后的黎明,张良依约前去。但老人已等在那里了,他生气地说︰“跟老人家有约,却迟到了,为什么呢?”老人离开并说︰“五天后早点到这里会面。”五天后公鸡刚啼叫,张良就去。可是老人还是先到了,他又生气地说︰“又迟到了,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后再早点来。”五天后,还没到半夜张良就到桥上等候。不久,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就应当如此。”随即拿出一本书,说︰“这本书读了就可以做君王的老师。十年后就可以发迹。十三年后,年轻人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老人没有再说其它话就离开了,从此以后张良没有再见过这位老人。等天亮一看,原来老人送的书是《太公兵法》。因此,张良觉得这是一本特殊的书,就常常研读它。
《太公兵法》相传是姜子牙说服周武王讨伐商纣后所写的兵书。张良后来果真利用书中的兵法,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那位老人就是黄石公。而“孺子可教”就被人们引用为成语,用来赞扬可以教导造就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