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梁本纪下第八
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字世赞,小字六通,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天监二年十月丁未,生于显阳殿。五年,封晋安王。普通四年,累迁都督、雍州刺史。中大通三年,被征入朝,未至,而昭明太子谓左右曰:「我梦与晋安王对奕扰道,我以班剑授之,王还,当有此加乎。」四月,昭明太子薨。五月丙申,立晋安王爲皇太子。七月乙亥,临轩策拜。以修缮东宫,权居东府。四年九月,移还东宫。
太清三年,台城陷,太子坐永福省见侯景,神色自若,无惧容。五月丙辰,帝崩。辛巳,太子即皇帝位,大赦。癸未,追尊穆贵嫔爲皇太后,追諡妃王氏爲简皇后。
六月丙戌,以南康王会理爲司空。丁亥,立宣城王大器爲皇太子。壬辰,立当阳公大心爲寻阳郡王,石城公大款爲江夏郡王,甯国公大临爲南海郡王,临城公大连爲南郡王,西丰公大春爲安陆郡王,新淦公大成爲山阳郡王,临湘公大封爲宜都郡王,高唐公大庄爲新兴郡王。
秋七月甲寅,广州刺史元景仲谋应侯景,西江督护陈霸先攻之,景仲自杀。霸先迎定州刺史萧勃爲刺史。庚午,以司空南康王会理爲兼尚书令。是月,九江大饥,人相食者十四五。
八月癸卯,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萧藻薨。丙午,侯景矫诏:「仪同三司位比正公,自今悉不加将军,以爲定准。」
冬十月丁未,地震。是月,百济国遣使朝贡,见城寺荒芜,哭于阙下。
大宝元年春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丁巳,天雨黄沙。己未,西魏克安陆,执司州刺史柳仲礼,尽有汉东地。丙寅,月昼见于东方。癸酉,前江都令祖皓起义兵于广陵。
二月癸未,侯景攻下广陵,皓见害。乙巳,以尚书仆射王克爲左仆射。丙午,侯景逼帝幸西州。
夏五月丙辰,东魏静帝逊位于齐。庚午,开府仪同三司鄱阳王范薨。自春迄夏大旱,人相食,都下尤甚。
六月庚子,前司州刺史羊鸦仁自尚书省出奔江陵。
秋七月戊辰,贼行台任约寇江州,刺史寻阳王大心以州降之。
八月甲午,湘东王绎遣领军将军王僧辩逼郢州,邵陵王纶弃郢州走。
九月乙亥,侯景自进位相国,封二十郡爲汉王。
冬十月乙未,景又逼帝幸西州曲宴,自加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立皇子大钧爲西阳郡王,大威爲武甯郡王,大球爲建安郡王,大昕爲义安郡王,大挚爲绥建郡王,大圜爲乐梁郡王。壬寅,侯景害司空南康王会理。
十一月,任约进据西阳,分兵寇齐昌,执衡阳王献送都下,害之。湘东王绎遣前甯州刺史徐文盛拒约,南郡王前中兵参军张彪起义于会稽若邪山,攻破浙东诸县。
二年春二月,邵陵王纶走至安陆董城,爲魏所攻,见杀。
三月庚戌,魏文帝崩。
夏四月,侯景围巴陵。
六月乙巳,解围宵遁。
秋七月,景还至建邺。
八月戊午,景遣僞卫尉卿彭隽、厢公王僧贵入殿,废帝爲晋安王。害皇太子大器、寻阳王大心、西阳王大钧、武甯王大威、建安王大球、义安王大昕及寻阳王诸子二十馀人。矫爲帝诏,以爲次当支庶,宜归正嫡,禅位于豫章王栋。使吕季略送诏,令帝写之。帝书至「先皇念神器之重,思社稷之固,越升非次,遂主震方」,呜咽不能自止,贼衆皆爲掩泣。乃幽帝于永福省。栋即位,改元天正。使害南海王大临于吴郡、南郡王大连于姑孰、安陆王大春于会稽、新兴王大庄于京口。
冬十月壬寅,帝崩于永福省,时年四十九。贼僞諡曰明皇帝,庙称高宗。明年三月己丑,王僧辩平侯景,率百官奉梓宫升庙堂。元帝追崇爲简文皇帝,庙号太宗。四月乙丑,葬庄陵。
帝幼而聪睿,六岁便能属文,武帝弗之信,于前面试,帝揽笔立成文。武帝叹曰:「常以东阿爲虚,今则信矣。」及长,器宇宽弘,未尝见喜愠色,尊严若神。方颐丰下,须鬓如画,直发委地,双眉翠色。项毛左旋,连钱入背。手执玉如意,不相分辨。眄睐则目光烛人。读书十行俱下,辞藻艳发,博综群言,善谈玄理。自十一便能亲庶务,历试藩政,所在称美。性恭孝,居穆贵嫔忧,哀毁骨立,所坐席沾湿尽烂。在襄阳拜表侵魏,遣长史柳津、司马董当门、壮武将军杜怀宝、振远将军曹义宗等进军克南阳、新野等都,拓地千馀里。
及居监抚,多所弘宥,文案簿领,纤豪必察。弘纳文学之士,赏接无倦。尝于玄圃述武帝所制五经讲疏,听者倾朝野。雅好赋诗,其自序云:「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帝文伤于轻靡,时号「宫体」。所着昭明太子传五卷,诸王传三十卷,礼大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法宝连璧三百卷,谢客文泾渭三卷,玉简五十卷,光明符十二卷,易林十七卷,竈经二卷,沐浴经三卷,马槊谱一卷,棋品五卷,弹棋谱一卷,新增白泽图五卷,如意方十卷,文集一百卷,并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