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年2月3日(回忆童年的莫扎特)
在歌德家吃晚饭。我们谈起莫扎特。歌德说,"莫扎特还是六岁的小孩时我见过他。他在巡回演奏。我自己当时大约是十四岁。他那副鬈发佩剑的小大人的模样我还记得很清楚。"。。。。。。
同日(歌德讥诮边沁老年时还变成过激派,说他自己属改良派)
因为提到杜蒙,话题就转到他和边沁的关系(边沁(J。Bentham,1748—1832),英国哲学家和法学家,是功利主义哲学的开山祖,对英国三权分立制度影响很大。他的忠实门徒在英国有穆勒父子,在瑞士有杜蒙(Dumont,1759—1829)。边沁的一些著作在英国发表之前就由杜蒙译成法文在大陆上流传,边沁后来在英国出版的文集有不少是由法译本转译成英文的。杜蒙是歌德的密友梭勒的舅父,和歌德也相识。),歌德发表了如下的意见:"象杜蒙那样一个讲理性。重实际的温和人,居然成了边沁那个疯子的门徒和忠诚的宣扬者,我觉得这倒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我回答说,"在一定程度上边沁应该被看作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我把作为天才的边沁和作为热情人的边沁区别开来。作为天才,他创立了杜蒙加以宣扬和发挥的那些原则;作为热情人,他过分倾心于功利,竟越出了自己学说的界限,所以在政治上和宗教上都变成了过激派。
歌德说,"不过这对我又是一个新问题:一个长寿的白发老人怎么会变成过激派呢?"
我设法解决这个矛盾说,"边沁既深信他的学说和立法观点高明,又明知不彻底变革现行制度就不可能在英国实行自己的主张,于是愈被激情冲昏了头脑。还有一点,他和外在世界接触太少,看不出暴力推翻的办法的危险。"
接着我又说,"杜蒙却不然,他的清晰理智胜过热情,从来不赞成边沁的过激言论,所以不致犯同样错误。此外,杜蒙自己的祖国,日内瓦,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新兴的国家,杜蒙要在那里实施边沁的原则,条件比较便利,所以一切都十分顺利,成效卓著就证明了边沁学说的价值。"
歌德回答说,"杜蒙确实是个温和的自由派,一切讲理性的人都应该是温和的自由派,我自己就是一个温和的自由派。在我的漫长的一生中,我都按照这个精神行事。
"真正的自由派要用所能掌握的手段,尽其所能努力去做好事。但是他要小心避免用火和剑去消灭不可避免的罪恶和缺点,而只采取谨慎的步骤,尽力逐渐排除彰明较著的缺点,但不用暴力措施,免得同时把同样多的优点也消灭掉。在这个本来不是十全十美的世界里,我们只能满足于还好的东西,等到有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再去争取更好的东西。"(这篇谈话充分暴露了歌德的性格和政治立场。他颂扬"温和的自由派"(其实就是改良派)杜蒙,贬低当时号称"过激分子"而实际上仍只是较激进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的"疯子"边沁。他明确地站在逐步改良的立场,痛恨暴力革命。他欢迎初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而痛恨后期的雅各宾专政,是和这种态度一致的。这就证实了他那种受到恩格斯批判的德国庸俗市民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