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中,年轻的女子只有旅行者和十五岁的长井正枝,尸体上没有被强奸的痕迹。其余死者都是些老人和孩子。杀人的方式极为残忍,所有的尸体都令人惨不忍睹,但是根本没有奸污和凌辱的痕迹。
所以,也不能认为罪犯是由于性欲冲动而杀人。于是,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见解,莫非受牵连的不是旅行者,而是村里人?也就是说,罪犯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想杀这个旅行者,偏巧行凶时被屯里人看到,所以就把全屯人干掉了。不过。这个说法也未免有些牵强。
如果说要杀的是旅行者,那么,周围杳无人烟的山地有的是,为什么偏偏在有人的地方行凶呢?真是令人百思莫解,况且,为了杀一个人竟把十二个无辜的人一股脑儿干掉,这也太不现实了。
这样一来,就要考虑神经病患者由于突然发作而杀人行凶的可能性了。
讨论完行凶的动机和长井赖子的去向之后,基层警察署参加搜查本部的年轻探员北野提出了新的意见。
“我有一疑点。
他在本部的上司面前提心吊胆他说。在这种场合,下级年轻探员是很难发表意见的。一看到众人都在注视自己,他越发有点慌乱。
“你说嘛。什么意见都可以谈么!
村长故意用浓厚的地方口音说。北野受到这一亲切语调的鼓励,便继续讲了下去。
“那狗是在村北五百米远的乱树林里被杀死的吧?
“是呀!
“这么说,犯人杀了村民之后逃向北边的乱树林,在那里被狗撵上,他就把狗杀死。大家认为杀狗和杀人所用的凶器一样,而凶器又是在桥下的小溪里发现的。这么一来,情况就成了这个样子:犯人杀了村民之后曾一度逃到村北的乱树林。在那里把狗杀死又回到村里,把凶器扔到桥下。我觉得这种行动费解。
“反过来考虑一下如何?”
声音从另一个方向传来。说话的是搜查一科的搜查员佐竹,他是个面目冷酷的人,部里数他精明能干,人们在背后称他是“鬼竹”。
“反过来?”
北野战战兢兢地反问这位在本部赫赫有名的探员。
“我们不能草率地认为是先杀人后杀狗,说不定先丧命的还是狗呐!
这确实是个新的看法,由于狗是后来才发现的。因而作案顺序也就按发现顺序的先后考虑了,这可能是来自先入为主的偏见。
“那么,那只狗不是为了报仇……”
“这也可能是先入为主的臆断吧!咱们并未弄清那条狗是不是家犬呀!说不定还是山里的野狗袭击了犯人,被犯人杀死的哩!在连人都填不饱肚子的穷屯子里,哪会有余力养狗?而且屯子里不是哪儿也没有狗窝之类的东西吗?”
“那么,杀狗的凶器又该如何解释呢?凶器是斧子,是屯里人的农具。这岂不成了犯人先进村拿出斧子。砍死狗之后再去袭击村里人了吗?”
“你怎么能断言狗是用斧子砍死的?
佐竹翻着白眼珠子看了看北野,这种时候,他的神情变得极为冷酷,不但是个“鬼竹”。
“那,你是说……”
佐竹在部里被称为头号干将,在他咄咄逼人的目光下,北野渐渐地失去了自信。
“咱们只是推测狗身上的伤和村民身上的伤是用同样的凶器砍的,并未断定就是同一种凶器。那种伤,即使不用斧子。用砍柴刀、铁棍或是带棱角的石头也能造成。况且,如果假定狗是先彼杀死的,不也可以设想,犯人是一怒之下袭击了屯子吗?”
“您不是说是条野狗吗?
“你认为是村里养的狗喽?也许真的是村里养的狗。可现在还没弄清究竟是野狗还是家犬。”
北野不作声了,虽说并没有心悦诚服地同意佐竹的说法,但又没有足以驳倒对方的有力论据。而且。佐竹的论据虽然不充分,但总算揭示了一个杀人动机的可能性,分析出这个动机,比什么动机也没琢磨出来无疑是前进了一步。
“要是被狗活生生地咬掉指甲。负了那样的伤,还能有力气杀死十三个人吗?
村长提出这样一个疑问。由于年轻探员好不容易琢磨出来的设想被佐竹无情地压服下去,村长想多少照顾他一下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