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伤心的事吧。”乔治说道。
“我一直都是这样。”哈塞尔应道。
“那是我儿子。”乔治说。他哆嗦了两下。他耳朵里响起钢枪似的嘁嚓声。
“嗯——我能判断出那是世界末日。”哈塞尔说。
“你再讲一遍。”乔治说。
“对——”哈塞尔说,“我能判断出那是世界末日。”
译者说明:
KurtVonnegut,Jr.(1922~) ,即小库特冯尼格,又译小库尔特冯尼格特,美国科幻作家,擅用黑色幽默来描定人性百态。本篇《平等时代》,英文原名为《哈里森伯格隆》(Harrison Bergeron),写于1961年,是他的政权寓言科幻作品之一,在西方极为有名。小说发表时,美国正大规模向越南扩张,并力图在太空等领域赶超苏联,同时,其国内民权运动也一波三折,社会政治环境相对不宽松。当时的美国读者对该小说反响强烈,甚40多年后在谈起它的内容时仍感慨万千。1995年《平等时代》被导演布鲁斯皮特曼(Bruce Pittman)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冷战结束后的新一代年轻读者对《平等时代》又有全新的理解,认为美国死板落后的高中教育体制就是一个“智力管制官”。
“智力管制”有些类似历史上的愚民政策越有思想、越喜欢独立思考问题的人,受到的迫害就越多、越可怕。而只有不会思考问题的弱智者,才不用受到“管制”。智力正常或智力非凡的人,必须由当权者“严加管教”以便和弱智者保持“力平等”这样“会就会永远稳定下去了”。不同的是,传统的愚民政策是靠政治高手段来实现的,效果有限,人们嘴里虽不敢言,可心中却敢怒但“智力管制”是依靠科技手段来直接控制人类大脑的,能够彻底摧毁人的思维能力,比“愚民政策”更让译者不寒而栗。
小库特在小说中隐隐发问:如果人们对“愚民政策”、“智力管制”逆来顺受、无动于衷,甘于享受这种“强加的平等”,那么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他很隐晦地剖析、回答了这一问题,并留下了一个开入式的小说结尾。
同时,他也提醒读者,那些智力非凡、喜欢独立思考的人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一有条件就可有妄想变成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奴役万民,沉湎于享乐。
从语言方面讲小说中的“handicappr”一词最难翻译。它是整篇小说的关键词,译得不准将影响小说主题的表现。“handicap”表示“分配障碍物的人”、“决定优劣条件的人”。笔者根据小说内容,将其意译为“智力管制”。相应地,HandicapperGeneral(H-G)译为“智力管制官”,H-G men译为“智力管制员”。不知是否恰当,还请各位同行指正。
(■ 编者注:网络上有《平等》作者:弗克博斯 孙悦秋 译,内容与本书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