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4  ★★★收藏章节〗〖手机版
  • 背景色:
  • 字体颜色:
  • 字号: 加大
  • 默认
  • 前一章|266 / 553|后一章

1941年1 月11日,汪精卫伪政权的“首都”南京城,发生了一起奇怪的火灾。那天下午3 时,在第三号汉奸头目周佛海的私寓突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由于那天风大火烈,不到半小时,两座建有地下室的高级别墅就烧得净光。这时,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闻讯赶到。她一到现场,便问地下室是否着火。周佛海哭丧着脸说道:“夫人,完了!我,我辜负了你的重托。”

那么地下室为什么会白日起火?陈璧君重托周佛海的究竟是什么?事情还得从清朝宫廷说起。

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利用清廷无力与革命军抗衡的时机,东山再起,做了总理大臣,兼领北洋全军。当时光绪、慈禧已先后逝世,隆裕升为太后。

为了拉拢革命党人,一日,隆裕太后在肃亲王的安排下,在御花园接见了汪精卫,并向汪精卫赠送了一轴古画。汪精卫待四周人静之时,悄悄地将画展开一看,见是唐伯虎画的《金山胜迹图》,不禁失声叫道:“千古真迹,我今成百万富翁矣!”

说起这幅古画,内中还有一段奇闻。此画原是乾隆皇帝当年巡游江南时,从苏州收买来的。据说,要不是买皇帝的面子,这幅古画的要价,可高达黄金万两。就是说,能用它照式照样铸一口金山寺的“金钟”。乾隆据为己有之后,便亲自挂在书房之内,早晚相伴,十分珍惜。

日本自昭和元年(1926年)成立“东方史馆”之后,便着手收罗中国、朝鲜、菲律宾及东南亚一带最珍贵的图书文物资料,唐伯虎《金山胜迹图》代号为“真亦008 ”,正是他们亟需猎获的对象。于是,披着考古专家外衣的日本情报部二处特务头子山本四太郎从日本潜入天津,化名姜尚礼,密访于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几个大城市间,苦于搜索,终于得知《金山胜迹图》在汪精卫手中。汪精卫老婆陈璧君是个“人精”,她知道天下无有不漏风的墙,隆裕所赠古画,肯定会引起中外盗宝集团的注意,因此得画之后,偷偷将《金山胜迹图》转移到天津郊区独乐寺一位叫愚山和尚的密室里。

1940年1 月,当陈璧君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进香的贵妇人,在独乐寺的僧房里秘密会见愚山和尚时,也没有逃过日本特务的眼睛,使山本四太郎感兴趣的是,陈璧君那只从愚山和尚私房里抬出来的经卷箱。据山本判断:“真迹008 ”就在箱内,他打听到陈璧君搭乘的是“海鸥号”游艇。

1940年1 月26日黎明前二时许,两艘伪装成渔船的小型快速艇,突然出现在渤海海峡,包围了“海鸥号”游艇,几十名穿着杂色服装的日本海盗,将游艇上的所有人员——其中有5 名中国雇员和19名客商,全部从睡铺上抓起来,一个个抛入海中。但当他们将那只经卷箱打开时,一个个都傻了眼:里面除几册《金刚经原文释本》、《严华经入国缘由说》之外,什么也没有,就是将木箱敲得粉碎,也没有发现“真迹008 ”;更为奇怪的是,搜遍游艇的各个角落,连陈璧君的影子也没有找到。

原来,陈璧君事先也得到情报,临时改乘“富士号”,从塘沽回到南京;那幅《金山胜迹图》,也临时从经卷箱里抽出,夹在她的大皮箱里,安全运到南京。富家小姐出身的陈璧君因受了一场虚惊,有些丧魂落魄,回到南京后,整整躺了三天三夜。她猛然想到周佛海家里,有一间钢骨水门汀结构的地下室,且室中有洞,防潮防火,十分安全。她便要汪精卫请来周佛海。周佛海当时急于想当汪伪政权的第二号人物,对主子十分巴结。他听陈璧君这么一说,哪有不同意之理,便连连点头道:“可以可以。这是汪兄和夫人看得起我嘛!”他一面接过陈璧君递给他的画轴,一面告辞离开了汪公馆。

然而,汪公馆所有的车辆和人员,都已被日本特务监视了。山本四太郎马上判断出“真迹008 ”已转移到周佛海寓所的地下室。他决定孤注一掷,单独从天津召来十多名特工人员,趁汪精卫、陈璧君、陈公博、周佛海四大巨头各自离家接见日本文部省、大藏省的官员时,指挥武装匪徒突然潜入周佛海私寓的地下室和3 楼储藏室,用特制切割器割开保险室的铁门,盗走“真迹008 ”,并洒汽油烧毁了整座主楼和地下室。

一星期后,“真迹008 ”混装在一只中国名产——宣纸的包装箱内,由邮轮运到东京。

“东方史馆”的文化特务头目得知“真迹”得手,欣喜若狂,一个个前去史馆“密展室”拜会多年不见的山本四太郎。在观赏这幅中国明代名画的小型会议上,史馆长加藤佐木对墨色和纸质提出了疑问,要求鉴别真伪。经御前鉴古家会鉴,断定展出的是一幅高手伪托的膺品。这消息惊动了整个“东方史馆”,山本四太郎被指责为“日本鉴古史上最愚蠢的莽动者”。情报部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也撤销他在二处的职务。山本四太郎恼羞成怒,一举砸碎了他平生搜罗、盗窃、强抢来的东南亚各国的古玩金石,并离家出走,悄悄地在东京湾沙麂角蹈海自杀了。

那么,《金山胜迹图》的真品究竟在哪里呢?这个历史之谜何人清楚呢?(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