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句就题目“北邙山”叙述开来,坟墓鳞次栉比,寒气逼人。北邙山是以坟山著称的,自东汉以来,这里就是王侯公卿葬身之地。诗的第一句就突出了这个特点。这垒垒的坟墓似乎没有什么美丽可赞之处。按一般的写法,要赞颂一下王公的业绩,描绘一番牌坊碑宇的巍峨壮观等。可诗人仅仅用了“列坟茔”三字叙述。而下句呢,却陡转至京城洛阳,用映衬的手法给阴森死寂的邙山添加了一个繁华热闹的背景。经过这“万古千秋对洛城”的铺排点染,顿觉诗意盎然,发人深思:洛城、邙山千年万代遥遥相望,这是两个阴阳不通的世界,又是两个相通的世界!今天长眠邙山的人,不正是昨天洛城寻欢作乐的人?而今天洛城正在寻欢作乐的人,明天不也正是长眠邙山的人。这生生死死无穷已,年年代代递相续!这就是洛城与邙山的关系。诗人只用了两句对比的诗便概括完了。
第三句“城中日夕歌钟起”,是描写洛阳的繁华热闹。歌钟日夜响彻不停,从悠扬和鸣的钟声不难想象那急管繁弦、轻歌曼舞的盛况。诗人对洛城的上层社会生活是深为了解的。他是宫廷中的一员,曾“恩私宦洛阳”,“扈巡行太液,陪宴坐明光”。正因为诗人对这种醉生梦死的上层生活有较深刻的了解,所以面对那垒垒坟墓才发出了深沉的慨叹:“山上唯闻松柏声”!三、四两句对比强烈,历来被诗评家认为是颇有“余思”的佳句。
这首七言绝句,结构严谨,章法精巧,虽只四句二十八个字,却写得抑扬顿挫,余味无穷。诗人并未正面抒怀感慨,只以轻轻的笔触勾勒出几幅人们并不陌生的画面。那些入画的事物是人们熟视无睹、听而不闻的邙山、洛城、坟茔、钟声、松柏声。但这些有声有色的画面互相映衬对比,就产生了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
驩州南亭夜望
沈佺期
昨夜南亭望,
分明梦洛中。
室家谁道别,
儿女案尝同。
忽觉犹言是,
沉思始悟空。
肝肠余几寸,
拭泪坐春风。
沈佺期诗鉴赏
沈佺期因与张易之交往,受株连,于中宗神龙元年(705)春天被流放驩州崇山,(今广西的崇左县),位处左江中游。县城在崇善山南,原县名崇善即因山而得名,又名壶城。县志记载:“位青莲山之阳,丽水四折,环其三面,其形若壶。”“青莲山为崇善之总山,绵亘三百里,峰峦分列,青翠相连,多岩洞灵泉,奇怪万状,圣境也。”沈佺期曾登临崇善山,盛赞风景之美丽,但他游山玩水是“聊欲缓归心”的,他同时写了不少望乡思国的诗篇,情甚哀矜。《驩州南亭夜望》就是其中的一首,记述了他当时“望乡”的真实情景。
首联是回忆他昨晚登上南亭向北眺望家乡。月明之夜,他在亭上极目凝思,如痴如醉地“梦”在洛阳呢?还是打了个盹梦在洛阳呢?抑或是回房熟睡之后梦在洛阳呢?这在诗里并没点明。而梦境是清晰的:
“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室家:即夫妇,男子有妻谓之有室,女子有夫谓之有家。《诗经桃夭》: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夫妻之间没有想过分别儿女们曾和自己在一张桌上吃饭、看书!颈联更妙,“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是说自己忽然觉得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被贬之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变成了依稀之梦。这就不落窠臼,梦与现实打了个颠倒,多了一层波折。然而冷静地思考之后才领悟到这一切都是虚幻的。幻境破灭之后,使人心碎,悲伤得肝肠寸断。然而这梦幻中的相会与欢乐,毕竟给了他短暂的心灵上的安慰,感情上得到一次满足,因此他破涕为笑。“拭泪坐春风”这结尾的意味比说“崩城泪”还要凄凉。坐春风:形容人得意,心情舒畅。语出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的这段思乡小曲,正弹反唱,似问非答,亦愁亦“喜”,将其梦寐神思、恍惚迷离的情态表现得生动逼真、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