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外婆找出一块红底儿细碎花朵的花布(因为是只母猫,外婆说要打扮漂亮点儿走),将猫包裹得严严实实,然后夹在腋下,迈动小脚,一步步走向后山的槐树林里,选一棵粗大的树,将猫置放在树杈上,再用几片阔大的叶子覆盖好。
我目睹了外婆葬猫的过程。
我想,我如果在六岁前死了,我也想要这样一个隆重的葬礼,而不是像隔壁大奶奶那样,被放在笨重的棺木里,埋在深深的泥土下,出不来气,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我把我的愿望说给外婆听了,外婆以一记响亮的耳光回答我。
悲情沙龙兔
纳米布沙漠南起南非西北部,北至安哥拉西南方,纵贯纳米比亚西部,尽管这里现在是一片不毛之地,但在两千多年前却气候湿润,雨水充沛,植被茂盛,是古代非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沙漠里丰厚的文化堆积层每年都吸引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考古学家来这里考察,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汉森就是其中的一个。
2004年8月上旬,汉森和年轻的助手马丁转道南非,深入到纳米布沙漠腹地考察非洲史前崖画。但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他们迷路了,并且和几个名为探险家实为偷猎分子的人不期而遇,由此演绎出一段人和沙龙兔的悲情故事。下面就是汉森根据自己的这段亲身经历写下的考察笔记……
沙龙兔的传说
2004年8月5日早晨,我和助手马丁,还有祖鲁族的向导法纳姆一行三人骑着骆驼走进了纳米布沙漠,我们共有五头骆驼,有两头驮着各种生活和考察物资,这些东西足够我们在沙漠里坚持大半个月的了。我们来的这个季节恰好是沙漠里最热的时候,如果是在正午时分,裸露的皮肤接触沙粒不到两分钟,就会烫起一个大泡。
沙漠里很少有野生植物,野生动物就更少了,走了两天,我们才看见几只蜥蜴、蜘蛛和狐狸。法纳姆痛心地告诉我们,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纳米布沙漠靠近灌木丛和绿洲的地方还有不少野生动物,但由于环境恶化和人们的滥捕滥杀,现在几乎都灭绝了。我有些伤感,我想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类怎样糟蹋大自然,大自然也将怎样报复人类,湮没在荒凉的纳米布沙漠里的远古文明的遗迹就是一个明证。
一天晚上,我们在一座巨大的沙崖下扎起帐篷露营。突然,一个很小的黑点在我们不远处出现,然后一晃而过。眼尖的法纳姆一跃而起,惊喜地叫起来:“沙龙兔!”话音未落,他就迅速追了过去。十几分钟后,他就抱着一只右腿受伤的兔子乐颠颠地跑回来了。估计这只兔子是因为受伤和同伴走散了。
这只憨头憨脑的兔子外表上跟我以前看到的野兔没有多大的区别,毛色灰褐、柔软厚实,但法纳姆却说它非常珍稀。法纳姆一边给那只受伤的兔子上药,一边告诉我,它叫沙龙兔,是南非沙漠里特有的一种兔子,以前数量众多,数以万计。因为沙漠里雨水稀少,而且雨水分布极不均匀,每逢下雨的时候,都会有一只领头的成年沙龙兔不吃不喝地外出寻找水源,找到后就会昼夜不停地赶回巢穴通知其它的沙龙兔,然后带着它们往水源地赶,因为这些水源有可能在沙漠的高温干燥天气里很快蒸发。到达目的地后,那只领头的成年沙龙兔常常会因为精疲力竭而死去。但是当人类掌握了沙龙兔的这一特性后,就常常制造假水源,引诱沙龙兔。当大批沙龙兔赶到所谓的水源地,发现并没有水时,往往会因为焦渴和劳累而死亡,这样人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死亡的沙龙兔带回家,剥下珍贵的皮毛拿去卖钱。据说一件全部用沙龙兔的皮毛制成的大衣可以卖到八千美元。慢慢地,由于人类的贪婪,沙龙兔越来越少,在纳米布沙漠,甚至在整个非洲大陆都快绝迹了。
我和马丁都被这个故事感动了,但我们却不相信它是真实的,我不相信外表毫不起眼的沙龙兔会有如此真挚善良的灵性,我以为法纳姆讲述的不过是一个寄托着人类道德意愿的美丽却虚幻的传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