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是美国萨克托门多的一个穷苦青年。靠给别人做帮工、省吃俭用才攒了一笔钱。他不甘寄人篱下,想独自办企业,但他的本钱少得可怜,无法挤进经营企业的行列。于是他揣摩了顾客的购买心理,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在一家一流的妇女杂志上刊登了“一美元商品”的广告。在广告中,他列举了许多名家厂商生产的实用而优质的小商品,这些商品中大多数正好价值一美元,有不少商品价格略高于一美元。这则广告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效应,迎合了美国广大家庭妇女购物贪图方便、实用、价廉的心愿,于是纷纷向他寄来了预订费。
福特就将收到的预订费向各名牌厂商进货,然后再准时将商品寄给订户。
这种做法使福特没有资金做成了生意。
这种做法使广大家庭妇女购买到了价格低廉而又称心满意的小商品。
然而,这种做法在同行中引起了议论.c纷纷:有的说:“福特是个傻瓜,进货价高于销售价,做的是赔本生意,千做万做,赔本的生意不做,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还有的说:“别人的生意是越做得多越赚钱,福特是越做越赔本,看他有多少钱来赔?”
更有人说:“别说是赔本生意,就是有利润,一美元的商品有多少利润可得呢?”
的确,福利的这种经营办法,不仅在进销价上已经亏损,再加上广告费、邮寄费和杂志费、损耗费,是十足的得不偿失的赔本生意。
但是,福特并非傻瓜,他紧接着采取了第二步棋。在家庭妇女接到第一批“一美元商品”订货的同时,她们又接到了福特的另一份订货单,订货单上所列的同样是名牌厂商的产品,价格在3——100美元之间,订货单还附有一张空白汇款单,商品目录上有简短的说明:“如果您需要目录上的商品,请填好品种和数量,并汇出款子,一起寄给我们,不用几天,你就会收到你所需要的商品,保证使您称心满意。”
上次的“一美元”商品,确实使顾客称心满意。所以就对福特的做法产生了“信任感”和“方便感”。于是家庭妇女很乐意同福特做第二笔、第三笔生意。福特就是依靠后面的生意来填补“一美元商品”的亏损。由于后面的生意越来越大,使福特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获得了越来越大的盈利,1974年,福特的公司销售额竟是50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