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窗前多好。这里没有氨臭,这里的空气甜丝丝的……这里有夜空……这里闪烁着星光。星光逐渐近了、大了,星光中有妈妈的脸……妈妈提着小木桶,在铺着碎砖的小路上蹒跚……
我就这样站在窗口睡着了。
“多事!多事!多事!……”
突然,“多事先生”在梦中大叫起来。我揉揉眼,才发现肮脏的玻璃上透过了微微的晨曦。我的头脑发胀,两腿酸麻,只得仍疲乏地靠在墙上。
“唏……唏……”这次不像是“多事先生”,我看见李大夫在炕上躬着腰,颤颤巍巍地不知在摸索什么。
“怎么哪,李大夫?”
“唏……唏……他死了呀……死了……”
“什么?”“啥?”炕上的人,除了“多事先生”全一骨碌翻身坐起来,原来他们也被“多事先生”吵醒了。
“怎么可能?刚刚他还是好好的。”“残渣余孽”说。
“是死了呀,”李大夫带着恐惧的哭音,“刚刚……我早知道……”
“啥‘刚刚’!”小顺子喊道,“现在是啥时候了,还‘刚刚’,天都快亮了!
医生为啥不来!妈妈的!医生为啥不来?!妈妈的!”
我们这才从梦里清醒:医生为什么不来?!现在离王富海走时起码过了四个小时。
我们又一齐围到宋征身边。马力不信似地摸摸他的鼻子,又摸摸他的胸口,颓丧地说:
“就是,心口都冰冰凉了。”
死了。生与死的界线只此一步。早上出工的时候,小老头还腆着大肚子,自得其乐地、晃晃悠悠地扛着铁锹,对我说,劳动就是好,现在他吃得香了,肚皮小了,老婆对他不满的烟也戒了,还学会了打炉子打炕;他深刻领会了毛主席要干部参加劳动的伟大意义;他还能再活二十年,紧跟毛主席干革命……还没走到桥头,他就被喊了回去。而现在,他的“心口都冰冰凉了”。
“呜呜……”“残渣余孽”抽抽搭搭地哭起来,“他是个好人啊……呜呜……
是个好人啊,说我是反革命还差不多,他是不会反的呀……呜呜……”
“残渣余孽”在军阀的枪械所做了十几年工,集体加入过国民党,解放后一直在这个农场的机修厂干活。有人嫌他历史上有污点,借故降了他一级工资。他跑去找宋征。宋征一个电话,那人只得乖乖给他复了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那人一跃成了“革命大联合”的小头头,就把他送来武装连关迸牢房。罪名是“和宋征搞第三次国共合作”。
他的悲哀,是真挚的。
“呜呜……宋副师长死得冤啊。呜呜……宋副师长死得不明不白啊。呜呜……”
看到一个身经百战的、军龄党龄比我年纪还大得多的人,一个踏踏实实、平易近人的老革命,就这样被一群无知的人、寻开心的人、有野心的人踢来打去,还不知用什么方法致了内伤,终于死在这凄风苦雨之夜,死在一片洪水之中,死在一群陌生的“犯人”之间,而且死前连口干净水都喝不上,死后家属又无法抚尸,只有一个“国民党残渣余孽”为他致悼词,为他鸣冤叫屈,我也不禁潸然泪下了。想起他弥留时的呓语,看到这样一个老革命在死前的昏迷中仍这样虔诚、真挚,不敢对施加于自己的凌辱表示一点异议和怀疑,我更感到自己像虫蚁一样地渺小和无力,更对凌驾于我之上的这种恐怖力量敬畏如神了。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蹲在尸体旁的老秦忽然握起拳头,用严肃的眼光对我们扫了一遍,说:“对的!他死得有问题。李大夫,你说呢?”
“事情是明摆着的啦!”李大夫叹了口气,“不过,现在有什么办法?到处都整死人,有冤无处诉啦。你我都朝不保夕,生死未卜呀!”
天更亮了。虽然太阳还没有出来,但可以看出今天是个晴天。在屋檐下躲过暴雨的麻雀又很落寞、很寂寥地喳喳叫了。晨光从喷着红红绿绿的图案的玻璃窗外一点点渗进来,但人们的脸并没有因此而开朗,一个个还是满布愁云惨雾。现在已可以看清:宋征皱着眉,睁着眼,嘴角向上,露出一种狰狞的笑容。老头活着的时候,对人总是和和气气的,死以后倒现出一副可怕的面孔。我抽出他的枕巾,盖住了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