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4  ★★★收藏章节〗〖手机版
  • 背景色:
  • 字体颜色:
  • 字号: 加大
  • 默认
  • 前一章|115 / 205|后一章

刘巡捕说:“杨中丞现在到了陈州,不日即从陈州北来。”

“有多少人马?”

“据下书人说,约有二三万人马,骑兵也有两千。”

“你好生款待下书人,多多赏赐他。也不必让他急于回去,万一被流贼捉到,会泄露军机。就让他住在巡抚衙门等候,我今天还要传见问话。”

刘巡捕磕了个头,起身退出。

高名衡望着大家说:“杨中丞仅有二三万人马,未兔兵力单薄了。左平贼①何以尚无消息?”

①左平贼——指左良玉,他于崇祯十二年受封为“平贼将军”。

陈永福立刻说道:“请大人且不管救兵如何,应速将蜡丸书的消息向守城军民宣布,鼓舞士气。”

高名衡点点头,转向王文,说:“王知县,这事情……”

王燮不等他说完,躬身回答:“加此重大消息,宜由抚台大人、藩台大人或臬台大人亲自登城宣布,更能振奋人心。”

因为高名衡身体不适,今日是勉强莅会,以安众心;而布政使又年老体弱,守城之事并不依靠他。所以巡接任浚赶快说道:

“请抚台大人不必操心,藩台大人也不必冒雪登城,由学生去向守城军民宣布吧。除学生登城宣布之外,也要出一告示,使全城官绅军民,咸知此事。”

陈永福说:“我同臬台大人一起登城吧。”

大家都表示赞同。有人说:“这样好,既有封疆大吏,又有军门大人,文武同上城头宣布,更能鼓舞守城军民士气。”

任浚吩咐一位掌管文案的幕僚去起草安民告示,自己便去内宅更换衣服。高名衡乘机带着陈永福转人内间,挥手使一个跟在身边伺候的仆人退去,小声问道:

“陈将军,贼兵在城下掘了三十六个洞,无法阻止。倘有一两处轰塌城墙,则一城生灵不堪设想。你我辈文臣武将一死不足惜,奈朝廷封疆与亲藩①何!将军有无御敌之策?”

①亲藩——一般指封在各处的亲工,此处指开封的周王。

陈永福说:“请大人不必担忧,敝镇已有御敌之策。今日需要挑选一两千敢死之士,作些准备,过了明日,与敌争夺地洞,使流贼无机会放进火药轰城。”

“这样的敢死之士容易征集么?”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高名衡点头,又问:“你看,杨中丞果能于数日之内来救开封?”

陈永福轻轻摇头,微微一笑,说:“大人,请恕敝镇直言。以目前情势看,纵然全城望救心切,不过是望梅止渴而已。杨中丞于数月前败于项城,畏贼如虎,实不敢前来相救。纵然前来,无济于事,白给闯贼送份厚礼。我看他是被朝廷催逼太急,敷衍一下,必不敢真来相救。”

高名衡心中一凉,沉默片刻,又问:“平贼将军何以竟无消息?”

陈永福说:“大人,目前求人不如求己。只要军民上下齐心,不怕死伤,血战杀敌,省城必可保全。”

高名衡不再说话,几天来一切望救的心思都被这位阅历较多的将军拿冷水浇灭了。

巡按已经换好衣服出来。高名衡和陈永福也走出里屋,随即向大家宣布:

“今日会商到此为止。”

说毕,高名衡同众官员一起走出二堂。大家先送他上轿起身,然后纷纷进了各自的暖轿,离开按察使衙门。送走了众官员以后,任浚坐进绿色大暖轿,陈永福骑上马,在一群兵丁和奴仆的簇拥中冒雪往曹门而去。

事先得到传知,守东城的文武官员和士绅都齐集曹门城楼等候。关于从南门内地下掘出两尊大炮和西门内关圣庙找出数担铁子的事,正在守城的军民中到处哄传,人心振奋。刚才又听说杨文岳有蜡丸书到,救兵不日前来,更是喜上加喜。本来战场上礼仪从简,如今破了常例,不断有兵了将登城的砖阶和城楼前边扫出一条宽路。雪花不断飘,兵丁打扫不停。巡按任浚虽然穿的官便服,却不失封疆大臣派头,和前几天战争吃紧时的狼狈相大不相同。他穿着狐膆官便服红罗袍,外罩半旧青缎面紫羔披风,耳戴出风暖耳,软脚幞头上加一顶红缎貂皮风帽,帽前缀一块长方碧玉,由仆人搀扶着走上城头。守城的官绅们一齐在城楼的前边迎接。

任浚与陈永福拱手还礼,走进城楼。任浚面向西,立在正中,背靠神桌。陈永福在他的右边并肩而立。城楼中站满了东城的守城官绅。任浚和所有人的表情都非常激动,只有陈永福表情严肃而冷静,似乎在想着什么心事。任浚从拍中取出所谓蜡九书的小字条,激动得声音打颤地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