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职业成长  学科:历史学  发布:2022-05-07  ★★★收藏章节〗〖手机版

攻掠急先锋

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他们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加紧争夺市场,中国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还没有被瓜分的大国,拉丁美洲基本被瓜分完了,澳洲也没了,亚洲也几乎被瓜分殆尽,剩下日本和暹罗,还有一个中国。列强都对中国虎视眈眈。同治之前,列强实行帝国主义的仅英俄法三国。在中国门户被打开后,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美国中央政府消灭南方独立运动,恢复统治并加强统一。此时,东方帝国主义日本也兴起,光绪年间,我们处在帝国主义的四面包围之中。

在这个情况下谁表现得最积极?日本。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国力强盛,可是其市场狭小,资源尤其匮乏。尤其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钢铁和石油百分之百依赖进口,橡胶都依赖进口,当然它国内产一点铜,产一点很有限的东西。其本身3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森林覆盖率将近70%,几千万人口都集中在7.54万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带,直至今天。日本人口密度比中国大得不是一点半点,大部分森林山地没有什么人。所以它极需对外扩张,它对外扩张的目标是中国和朝鲜。明治维新使日本脱亚入欧,与欧美列强共进退,失之欧美,取之邻国。日本当时也是半殖民地,直到1910年才废除不平等条约,国力也不强于中国。它就是敢于赌国运,对中国发动这一场战争。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西方列强为什么支持日本?日本独占中国,不会对西方列强的利益构成威胁?谁都想着瓜分中国,可中国毕竟不同于非洲,是史前文明时代,和拉美香蕉共和国也有区别,也不像当时的印度,从来没有统一过。中国在1840年以前是,就是到184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那么强那么大的国家,如果要去瓜分,就得考虑谁有这个实力。一口想把中国咬下,回头把牙硌掉了,这怎么弄?这个时候,小日本“不揣冒昧”地跳出来,我来,我打头炮,西方列强当然求之不得,因为你们俩都是亚洲国家,都是黄种人,属于黄种人的内讧,对于基督教文明没有任何的损失。你们来吧,既然日本愿意做先锋,帝国主义自然怂恿加支持,尤其是英国,表现最积极。

此刻,“帝国主义们的心情是矛盾的:它们希望战争,尤其希望中华帝国对外战争爆发,因为这不但可以削弱这个帝国的国力,而且还可以检验这个帝国目前的抵抗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自中国务实的官员致力于洋务运动后,帝国的防务实力让帝国主义们有点儿摸不着底了。只是,除了日本人之外,帝国主义们并不希望日本人真的打胜,至少是不能让日本人获得圆满的胜利。因为如果这样,中国人给日本人的好处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中华帝国的版图和市场再大也是有限的。

“水师”变“水狗”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事,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日军也趁机开进了朝鲜,挑起战争。当时的中朝关系,我们是宗主,朝鲜是藩属,是我们的藩国。藩国有难宗主出兵代为平乱,这是符合宗藩关系的。当然,这种关系完全不符合近代国际法,所以小日本说我不承认朝鲜是藩国,它是一个独立国家,你能派兵我也能派兵,清军进去两千,日军进去八千,清军一入朝鲜,迅速平定东学之乱,但是日军就赖着不走,蓄意挑起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有陆战和海战,陆战就是两场,平壤之战和辽东之战。海战是三场,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威海卫之战实际上是海陆都有,甲午中日战争首先是在海上打起。

黄海、丰岛、平壤战役属于第一阶段,战火没有烧到中国,辽东和威海卫就是在中国本土打的。首先是丰岛海战,因为日本增兵咱也增兵,所以北洋水师济远、广乙两舰掩护商船往朝鲜增兵,当时战争还没有爆发。结果日本联合舰队三艘主力舰不宣而战,对中国发动了突然袭击。日军有备而来,我们毫无准备,因此广乙舰沉没,济远受伤。有说济远管带贪生怕死,贪不贪生,怕不怕死不好说,不死也得一块沉没,所以济远号撤退。这样,两艘没有武装的商船高升号、操江号就暴露在日军面前,操江号上官兵被俘。操江号比较小,是一艘木壳木肋的老式军舰,原属南洋水师,后借调北洋用于通讯和运输,配置官兵82人,船龄已超过20年,虽然也配备5门火炮,但也只能勉强对付海盗而已,根本不可能作为对抗军舰的战船。操江号上面有20万两白银的军饷,也被日本缴获。高升号是我们租的英国商船,结果日本人挂出信号旗要求高升号投降,船上一千多陆军将士表示拒绝,用步枪射击日寇的军舰,然后放下小艇让欧洲籍船员离开了船。日本人发射鱼雷把高升号击沉,一千多名陆军将士落水,八百多人殉国。

丰岛海战等于是小日本不宣而战,首先挑起了战争。丰岛海战第二天,德宗皇帝发布上谕对日本宣战,第三天日本天皇也下了一道圣旨,对中国宣战,战争正式打起来了。在朝鲜境内进行的第一场战争是平壤之战。平壤是朝鲜的古都,仅次于国都汉城。清军17000人,日军16000人。日本人在兵力上并不占优势,但是战争还没有打起来,清军统帅直隶提督叶志超就打算放弃平壤城,退守鸭绿江。总兵左宝贵是个回民,坚决主张抵抗。说“敌人悬军深入,正宜出奇痛击,使其片帆不返,不敢再窥视中原,今若不战而退,何以对朝鲜而报国家”。所以他是坚决抵抗。左宝贵守平壤玄武门,激战中警卫劝他摘掉红缨帽,脱去黄马褂,那一身红的黄的都跟交通信号灯似的,太明显,一看就是个高级武官。左宝贵说我穿上这一身衣服是激励士气,结果清军激励了,日军也激励了,发炮攻城,左宝贵亲自指挥重炮向敌人还击。在激战中,左宝贵腿上中了一弹,很敏捷地用一块布包好伤口站起来继续鼓舞士兵作战。最后,左宝贵以身殉国,平壤沦陷。叶志超一口气往北跑了五百多里,过了鸭绿江,连马都没下,日军尾追进入了中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