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文苑网:经典文学资源分享平台
学段:初一  学科:文学  发布:2022-05-04  ★★★收藏章节〗〖手机版

“那好,放学后我来找你。苏拉高兴他说。

苏拉和欣然到了市图书馆。图书馆门前的建筑是一块硕大的金色的玻璃,通过玻璃,欣然看见自己和苏拉的形象,那一瞬间她觉得苏拉很像一个人。

“欣然,我是和你说‘再见’来的。”

“为什么?

“我要去插队了。

“插队?欣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苏拉解释:“我要去美国了,我的签证批下来了。

“真的?你要走了?”

苏拉点点头。

“你不是被保送上深大吗?”

“在我眼里,美国的大学文凭要高于国内的文凭。”

“你的手续都办妥了?欣然知道,出国关卡重重,绝不是说出去就能出去的。

“嗯。现在我不上学了。不参加高考,再上学也就没意思,没压力了。我现在在个大饭店跟一位师傅学手艺,到了外头就到饭店打工,凭这几乎地道的中国菜,老板一定肯雇我。薪水也会给得高。

苏拉做了一个炒菜的动作,把欣然给逗笑了:“怎么突然想出国?”

“怎么说呢,苏拉说,我从小就按着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律生活,小学、中学,大学,是我父母定的,他们要我按他们的意愿生活,把他们的思维方式强加于我,可我不愿意。

“你想出国是出于反叛?

“大概是有点逆反心理吧。到了国外会怎么样。我并不乐观,但我一定要去见识一番,美国现代化程度高,学习条件好,青年人想出去看看、学学、玩玩,都是好事。二三十年代中国不是同样有许多人出国吗?鲁迅、郭沫若他们都出过国门。我也要见识一番,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么个精彩法。

苏拉说完又补充一句:“我已经18岁了。

欣然有些伤感:“你以后还回来吗?

“不知道。还没出去怎么知道回不回未。听说回来的无外乎两种人,最优秀的和混不下去的。回来,我也要以前者的姿态。在国外总有飘泊感,于得再好也是给人家打工,二等公民。前些时候,看了个专访,中国对留学生也搞优惠政策,职称、住房样样优先,用这些来吸引留学生。其实这现象挺不正常的,干吗他们享受这么多优惠?就因为他们出过国?这不正说明回来的人少吗。我相信钱学森的那句活,该回来时,他们自然会回来,也包括我。而根本不需要什么优惠。

“以后可能见不到你了。

“我想……”苏拉望着欣然,没往下说。

这无语的目光让欣然觉得苏拉很像一个人,她感到很亲切。有一次放学,欣然看见苏拉和另一个大眼睛的女孩子一边走,一边说,她竟隐约有些恼怒,就像儿时被别的小朋人抢走她的玩具,哪怕这个玩具并非她中意的。“难道我……”欣然自问。她预感到他们之间要发生什么,便抢先一步:“我会送你圣诞卡的。

“还通过唐艳艳吗?”苏拉打趣。

“不,我寄到大洋彼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