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态霭;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译文】
处于卑微然后知道攀登高处的行为危险,处在晦暗然后知道面向光明的状态明显;执守清静然后知道喜好活动的过于辛劳,养晦沉默然后知道多言多语的行为躁妄。
【注解】
居卑:处于卑微地位。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每居卑而推功,虽处泰而滋恭者,谦人也。”
登高:升至高处。《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九日登高》:“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登高赋诗。”《隋书元胄传》:“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一:“古人登高不止重阳。石虎《鄴中记》:‘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桓温参军张望有《七日登高》诗,韩退之有《人日城南登高》诗,盖即《老子》所云‘众人熙熙,如登春臺’之意。”
而后:连词,然后。《论语述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处晦:晦,〈形〉昏暗。《国语鲁语》:“晦而休。”注:“冥也。”处晦,处在昏暗无光的地方。
霭:云层聚集处叫霭。此处当显现、显露用。
躁:〈形〉急,疾。《说文》:“躁,疾也。”不安静、急促。《管子心术》:“躁者不静。”浮躁,不专一。《周书谥法》:“好变动民曰躁。”躁妄,急躁轻率。明唐顺之《与曹子泰评事》:“若无此事而先言之,则为躁妄;若有此事而后言,则又无及。”
守静:保持清静,无所企求。语出《老子》:“致虚极,守静篤。” 河上公注:“守清静,行篤厚。”守,执守,持守;坚持。《参同契》卷下:“栖迟僻陋,忽略令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
养默:养,〈动〉本义饲养。《说文》:“养,供养也。”养晦,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 默,〈形〉闭口不说话。《书说命》:“恭默思道。”
多言:犹言好讲闲话,多说。《诗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评语】
这是卑尊、晦明、静动、默躁的对比,强调的是人有所作为时应学会多向思维,也就是善于站在其相反一面来观察人生,对人生的体验应是多层次多角度的。身居高位的人往往得意忘形,被物欲权欲迷惑而不自觉,自然不知处境的危险。一旦去其地位,改立在低下的地面时看见原来的高位,就明白高处的危难,无异是一陷阱,就不由自主的感到惊心动魄了。居暗处成了习惯,光明世界的事只能由想像得知,想像却非事实。但由暗处所看到的光明,比由光明处所看到的光明更加清楚。人的体验往往是在对比之中才更加深刻。因此人们立身社会,在社会上活动,在得意之时往往把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可是一旦脱离社会,归隐家园,闲居隐世,谢绝交际,不愿应酬,就知道当时的活动原属辛苦徒劳,扰攘一世,奔波劳碌一生所得的究竟是什么呢?有何益处。与人谈话时不感其牢骚可厌,等到独自沉默反省,便知道牢骚多言无益。这就是“云中不见云”、“臭处不知臭”。很多事是不能造作和强求的,因为体验太少,思路不清。这也就是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见只有站在不同角度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所以思考时要作面面观,要想做一番事业,必须有一个健全的思维,有丰富的体验,思考问题能够由此及彼,由近思远。而从做人来看,不可因一时的荣辱明暗而自我封闭,过分地自卑或自傲。我们有善、恶,有真、愚,有清、暗,但不自知;知能撇开主见,置身客观立场,立即可以看到自己所做的是什么。因而我们要想成功伟大事业,应时时离开主观的立场,客观而审慎地反省,并深思熟虑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