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3)矣。” (《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
(1)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
(2)远:祖先,远祖。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
(3)厚:多。
【语译】
曾子说:“父母去世了,要谨慎的办好丧礼,表达自己的哀痛,追念久远的祖先,要诚心恭敬的祭祀,这样,百姓的道德风貌就日趋敦厚纯朴了。”
【研析】
这一章可以从几层意义来分析。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教化,孝是百善之先,百行之首,德之根本。父母在世要竭尽所有能力来孝敬,长辈故去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慎终”不仅仅是祭祀亡灵的形式,而是一个人孝道的延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不但寄托对先祖怀念之情,也是对先祖恩德的报答。因此,本章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人们对于已经亡故去的人是容易忽视和忘却的,而赖以生存的一切又是先人们留给后辈的,如文化、经验、生产能力、基业等,能够追念就不会忘记其根本,很好的承继下来,保护、承传下去,代代相传,完成历史的延续,这是应守的本分,必守的德行。这些作为都是善行,自会积善成德。人人如此,那么,每个人就会累积厚德,整个社会也就民风淳朴、祥和安泰了。
古人思考问题和做事,不只是考虑眼前,考虑自己,而是上有承继,下有传承,既为今者,又念古人,顾及自己,也顾全社会,所以,整体保持着很高的道德水平。
【延伸思考】
1、从〈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中,看一看都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
2、近几年,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在孔子的生日(九月二十八日)同时举行大型祭祀孔子的仪式,你怎样看待这件事情?
【思考提示】
1、从《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中,可以看到黄帝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的文化遗产太多了。 “感应有孕”是历史上很多名人来世时的一种征兆,黄帝娶妻不以貌取人是美德与智慧,嫘祖教给人们养蚕、缫丝,纺纱、织锦,使人们穿上了衣裳,黄帝创制了冠冕、舟船、宫室、灶、琴、钟之类生存所需,制定了律、历、天文等,规定了仁义、慈孝等道德规范,留下了灵宝五符、道术、兵法、《阴符经》,让我们知道修身养性之道和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使我们看到华胥国神仙境界的生存状态,让人知道在天上不符合那一层标准会掉下来,努力修行也可以返本归真,留给后人修仙之道和升天仙去的道家修炼文化,而这一切都是神传给人的文化。
2、祭孔仪式庄严隆重,表示全世界人们对孔子的敬仰,对圣人的崇拜。更重要的是对孔子留给人的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信奉和尊崇。二千五百年来,孔子的思想影响了全世界,成为做人的道德规范,维系着人类社会道德水平。当今天人类道德败坏难以救治之时,人们在寻找拯救之道,想找回做人的标准,而那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这是人类本性在复苏,灵魂在觉醒,在走回正统。
【阅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