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倘使处在寻常的顺境,那么对于父母,无论何事,自然应当直说,不可欺瞒。假使处了一个逆境,我做了一件事,估量起来,告诉了父母必定不以为然,不许我做的,但是我做的这件事,却极正当,父母的不许我做,实属错误的,那么怎样呢?还是宁可告诉父母,等父母不许我做,将这个错误归到父母身上去呢,还是宁可不告诉父母,情愿自己负一个欺亲不孝之名呢?这两种,就要比较起来,称一称轻重了。权是秤的锤儿。你现在且称称看,还是告诉好呢,还是欺蒙好呢?”舜[shùn]没有听完,早已大彻大悟。然而一阵伤心,禁不得簌簌的掉下泪来。务成先生看了,真是又可敬,又可怜,说道:“去吧。”
又向秦不虚、洛陶道:“你两个同他一路,送他回去吧。路上招呼他,要小心,他小呢。”两人唯唯。
于是舜牵了牛,和二人同行,将牛送还秦老家中。饭也不吃,急急归家来见父母,上前问安。那后母照例是不理他的。
瞽叟[gǔ sǒu]正抱着象,亦不问他话。舜侍立了一会,就到厨下帮助他的哥哥操作。到了晚膳时,后母忽问舜说道:“你今朝晚膳,可不必吃了。我看你衣服竟穿得厚厚的,我知道你一定吃得饱饱了,何必再吃呢!”舜连声答应,却仍是柔声和颜,一无愠色。过了一会,舜兄从厨下搬进一碗汤来,汤满且热,不免摇出了些。那后母见了,就骂道:“你的眼睛看在哪里?做事体这样不小心,好好的汤,给你倒出了这许多。”说着,就用手在他头上敲了几下,说道:“你也不是个好东西,今朝晚饭亦不许吃。”舜兄也一声不敢响。兄弟两个垂手侍立,眼睁睁看父母和小兄弟三人吃得滋味。饭罢之后,又各做了一会事,才向父母告辞,悄悄地枵腹归寝。这种情形,兄弟两个是禁惯了,倒亦不以为意。